新西蘭
Comments 4

Farmstay農莊住宿

那晚天氣很冷,我鑽進被電被子溫熱了的床上,被子上有精緻的刺繡圖案。閉上眼晴,感受到房間散發的淡淡木香。關了燈,月影從我身後的一扇大窗戶溜了進來,我抬頭一看,繁星滿天。雖已過了行程緊密的一天,但興奮的心情使我未願入眠。與這睡房只有一扇玻璃窗戶之隔的,是一個小巧精緻的花園。園內有一個小水池,池畔種植了不少花木,一叢叢盛開著的花,被月影勾出點點輪廓。四周除了一點蟲鳴外,寧靜得連自己的呼吸聲也聽得到。

stars in the sky of Queenstown
Garden at night IMG_5266

那刻我忽然感到,一切都很不真實。不禁問自己:「我怎麼會在這裡?」在十數小時前,從來都只活在北半球的的我,如今卻躺在南半球的一個陌生人家中,真有點不可思議。這夜於我來說,實在富特殊意義。

以上是我入住紐西農莊第一夜的感受。


零七年七月二十五日晚上,我在南半球的島嶼
紐西蘭,渡過了第一個難忘的晚上。

早已聽說在澳紐地區有不少農莊主人開放他們的家接待旅客,讓人體驗農莊生活。所以,早在旅行前約大半個月,我已從紐西蘭官方網站的連結找到 Our farm-park 這個農莊,以電郵聯絡查詢,並安排了入住的預約。

Our Farm-park位於離奧克蘭Auckland不遠的Puhoi,從奧克蘭國際機場驅車前往只需約一小時,交通十分便利。

我們循著農莊提供的地圖,先駕車經過奧克蘭機場以北的一段公路,再轉入一段上山的曲折小路。走著走著,越覺風景秀美,極目四望都是青草和牛羊。Our farm-park 正是坐落於半山之中 。

IMG_5033

我和家人曾在網上一起看過 Our farm-park 的照片,所以當我們第一眼看到 Our farm-park 時,就能立刻認出,並興奮的歡呼!下車後,我們的五官隨即被極清新的空氣、清脆的鳥聲、美麗的山景懾住了,每個細胞都在興奮地著感受這一切,而忘了要去扣門。就在這刻,農莊的男主人Peter 從門閘裡出來歡迎我們,原來他早就準備好迎接我們一家四口了!

在網上跟我們以電郵交往的 Peter,早已與我們成為了朋友,與他雖然是初次見面,但一點也不覺陌生。他打開門閘讓我們的車子駛進農莊。門閘的設計獨特,上面有他親手刻劃的字句:"Pull first"、"Then push" – 原來這個閘是沒上鎖的,任何人都可以自己開啟入內!Peter 解釋,當地的治安很好,家家戶戶都是這樣「夜不閉戶」不設防的,設閘只是為了防止動物走失。

IMG_4814 IMG_4815

經過小花園,Peter 帶我們進房子。原來在我們來的一星期前,那裡刮了一場罕有的大風暴 (hurricane) 下了很多雨,甚至曾停水停電,所以一地泥濘。我們把鞋子脫在屋前的木頭 (firewood) 旁,進入屋子去。

IMG_5430

房內的火爐把寒氣趕出了屋外,空氣裡夾雜著木炭和食物的香味。原來女主人,Peter 的太太Nicholas 已為我們焗製了曲奇餅 (cookies) 和熱可可 (hot chocolate)。我們就在廚房內邊吃美味的小點,邊自然而然地開始交談起來。

The sitting room and the kitchen

Peter 原籍英國,當過心理學家和中學校長;Nicholas 則曾是個護士,原籍蘇格蘭。他們都很有學養,滿屋書香,英語自然是說得非常優雅標準。二人在退休後購入了這土地,以牧牛羊和耕作為生,生活得簡樸自足。

吃罷茶點,Nicholas 便帶我們四處參觀,並到房間安頓行裝。

這幢房子主要用木建成,佈置簡樸而有品味。房子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以至屋內的桌椅,都是由Peter 夫婦親手包辦的! 教我怎能不由衷的佩服他們的才幹與魄力?

房子有兩層高,面積相當大,下層是起居室,有三個客飯廳和客房。客房的範圍是獨立的,分別有一間雙人房、一間兒童房和浴室,有獨立的門出入。二樓的就是PeterNicholas 的私人天地。

Peter 夫婦視我們如同上賓,把客房執拾和佈置得非常整潔舒適,兒童的房間甚至提供如娃娃屋般精緻的玩具,在每個小節上都安排得很貼心。

My son's bed

Children's bedroom IMG_4840 IMG_4821 The guest washroom Towels for guests Morning sunlight on the children's bedroom window

房子座落在半山,可遠眺群山和附近的大小牧場,景色秀美。Nicholas 領我們參觀她的睡房,家貓Whisker 正在他們的床上睡覺。Nicholas邊撫摸著牠,邊向我們訴說在這山上生活的點滴。

我們休息了一會後,隨即換上Peter 提供的長靴,同往牧場出發!

Peter先帶我們去擠牛乳。他養了數頭牛,有小牛、公牛和母牛,但只有一只乳牛。原來擠牛乳絕不是輕鬆的工作,是很需要付出耐性和力氣的,而且為了要保持乳牛奶量,必須每天都擠至少一次,絕不可間斷,否則乳牛奶量就會大減,不能回復。Peter 向我們講解擠乳的方法,作出清楚的示範,並引導我們一步步的跟著做。在他的鼓勵下,我們都能成功地學會擠牛乳了!

IMG_4985 Our shoes Peter provided boots for us Peter show us how to milk the cow IMG_4861 IMG_4880

除了幫忙擠牛乳外,我們也有參與一些較簡單的農務,如餵飼牲畜、像尋寶般四出找尋並撿起「走地雞」下的蛋、摘香草等,都是很新鮮有趣的體驗。

我們和Peter 談笑時,不知從哪裡鑽了一個小女孩出來,一把抱住Peter,並給他甜甜一吻。原來她是Peter 的小孫女兒,居住在隔鄰。她大方地向我們打招呼,然後折了一棵野生水仙送給我,並和我的兒女們分享她的千秋。孩子都玩得很盡興。

Peter's lovely Angel Hey! Do you wanna try? Kids are having fun! Wow!^0^ My turn! See! Daffodils

轉眼日將落了,是吃晚飯的時候了。

屋內充斥著食物的香味,原來Nicholas已為我們準備好晚餐了。Our farm-park是個採用有機耕種的農場,我們吃的食物,款式雖然很簡單,但用料新鮮,加上Nicholas的烹飪功夫很到家,所以味道極佳。Peter很愛與人交談,而且很富幽默感,愛和我們分享一些有趣的逸事,連孩子們也很投入的傾聽與回應。我們都開懷的吃了很多。

晚飯後,Peter和我們繼續交談。我們坐在火爐邊的羊毛地氈上,邊看當地的新聞,邊喝香草茶,邊談中國和紐西蘭的政治和民生等。隨著話題變得成人化,Nicholas便領孩子們到「兒童角」玩玩具和看圖書,然後她取出羊毛紡線機,邊示範如何紡織羊毛線,邊和孩子說故事。連活潑的小貓Whisker,那一刻也在安靜的聽得出神。

我觀看著他們,覺得他們之間完全沒有種族、語言、和年齡上的隔膜,溝通無間。這圖畫很美,那一刻,我覺得他們好像從來都是一家人。

翌日清早,天還未亮,我獨個兒拿著照相機,穿好雨靴,迎著朝露,踏進屋外的園子。

循著小路,我繞到屋前的空地,眺望遠山。太陽剛在升起,霧氣仍被困在遠處的山谷中,在冉冉上升。伴我欣賞日出美景的,還有無數不同品種的小鳥,牠們比我還早起,聚集在數棵大樹上,吱吱的叫個不停。很久沒這樣享受過清晨了,感到自己快要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人間的一切紛擾,那刻都離我遠去。上天為我們預備的世界,原是這樣美好。那刻的我思緒澄明,想起了一段有關清晨禱告的經文,便默默的向我敬畏的 神傾吐心事。

IMG_4941 IMG_5012 IMG_4953 IMG_4989 IMG_4974 IMG_4958 IMG_4979 Purple flower Ferns Sunrise IMG_4933 Sunset IMG_5453 IMG_4935

欣賞過日出後,我繼續在園子裡走,並繞到房屋的另一邊。原來Peter也起床了,正在他的書房工作。他抬頭瞥見我,便微笑的跟我揮手,我們都笑了。

時間尚早,便再在園子裡閒逛了一會,然後才回房間喚醒仍在甜睡中的家人。吃罷麥片早餐,Peter 便用拖拉車載我們去參觀他的牧場。

Peter 的牧場很大,單是圍籬也有足足五千公里長。若要徒步走一圈,也得花大半天的功夫。

我們一家四口,乘Peter 的拖拉車出發。我和女兒坐在前,丈夫和兒子坐在Peter 兩側。這輛看起來有點破舊的車,原來已伴了Peter七個年頭,並接載過不少訪客。更超乎我想像的是,這車的馬大很大,能同時載客八人,可別小看它!

IMG_5301

車子繞過屋前的馬路,開始駛入牧場的範圍。隨著車子的速度加快,我抓緊著女兒的手,特別在下山坡時,生怕會掉下車啊!風吹拂著我的頭髮,迎來陣陣草香。牧場內分不同草區,以門閘分隔著不同種類的動物。丈夫和小兒要不時要下車,以協助Peter 開啟這些門閘,待車子駛入後,便隨即關閘,以免動物走失。

到了牧場的中心範圍後,我們下了車,Peter 帶我們參觀 牧場內的一個原生Kauri 樹林。經過一天的相處,孩子們跟Peter好像已經很稔熟了,他們隨著Peter 走,一路上有說有笑。

IMG_5315

IMG_5321

IMG_5320

IMG_5305

IMG_5307

走了不多久,我們便到達Kauri 樹林。這種曾廣泛在紐西蘭生長的獨有樹種,不單木質堅實幼細,適合作傢具建材,而且樹身一旦被割破,便會分泌一種像琥珀般的樹汁,可以製成像玉一樣美的手飾器物,因此曾被人大量坎伐,以至數量大減。幸而Kauri 樹已獲國家列為受保護樹木,嚴禁砍伐,才得以存活下來,不至絕種。

Peter 向我們展示其中一棵樹,樹身上有一團血紅色的樹液,他神情凝重的說:"This tree is sick, it is still bleeding, sooner or later, it will die…" (意謂:「這樹病了,它在流血,不久後便會死去……」) 原來這樹曾於多年前被人坎伐過,傷口至今仍在淌血,恐怕命不久矣。

IMG_5326 IMG_5327

Peter 繼續領我們看牧場內清澈的小溪、長滿野花的小山丘和剛出生的小綿羊。輕撫著那只小羊,Peter 忽然感嘆地說:"I’m too old to handle such a big farm, I’m planning to sell a part of it…" (意謂:「我的年紀已邁,不能再經營那麼大的牧場了。我打算把部分牧場賣掉……」聽得出他語帶無奈。Peter 對他牧場內的一草一木、一牛一羊瞭如指掌,鍾愛有加。他對這片土地有深厚的感情,絕不視之為生財工具。要作出這讓的決定,想必不容易。

我們路經一風車,Peter 說那是這區的重要的電力來源。當地人真有遠見,懂得利用無污染的發電方法,難怪那裡的空氣那麼清新了!

IMG_5329 IMG_5331 IMG_5334 IMG_5332 IMG_5338 IMG_5339

作為一個中國人,聯想到同樣有壯麗河山的祖國近況,真覺汗顏。我們若能像紐西蘭人那樣重視環境保育,那我們的長江三陜、西湖、桂林等地,還會像今天那樣受到無可挽救的破壞嗎?想到珠江三角洲 (包括香港) 的空氣質素每況愈下,罪禍首正是那些燃煤發電廠。何時我們的政府才會醒覺,採用環保的發電方法?

參觀完牧場後,Peter 載我們回農莊,這才發現他的馬走到了鄰居的家吃草,Peter 唯有趕緊走去把牠領回,還忙向鄰舍陪個不是。當農夫真不易啊!我們知道幫不上甚麼,唯有替他分擔一些我們會做的簡單農務。

IMG_5360 IMG_5393 IMG_5384 IMG_5348 IMG_5389 IMG_5380

時間過得很快,日也將落了,明早我們將離開農莊了。這一別,不知還有沒有再會之期。與Peter 夫婦共處這兩天,雖不至是刻骨銘心,但也足以讓我們在往後的日子裡,細細回味。

nicholas

是次Farm Stay的完整相簿:

https://www.flickr.com/photos/agnesleung/albums/72157601591003552

 

*本文首次發表於《微塵點滴》@ 香港新浪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新西蘭
Tagged with:

by

從事插圖創作、攝影及視藝教育。與創天造地的主相比,自覺是微塵。透過文字、攝影、繪畫和音樂等,記錄生活,見證主恩。 A freelance illustrator and photographer sharing the grace of God.

1 則迴響

  1. gigi says

    hi, i want to join the farmstay tour too, where can i join, or if u can gave me further information, tks

  2. Hi gigi,

    You may directly surf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our farm park" in the link provided in the above article, which is embedded in paragraph 5. Best wishes!

  3. 俞玉婷 says

    冒昧打擾了,我是上海《旅遊情報》雜誌的編輯俞玉婷。
    看過了你關於新西蘭的文章後,很受啟發。想要向你請教一些問題,並且想採用你的文字,刊登在雜誌上,向內地的讀者宣傳一些旅遊概念,不知道可以嗎?^^
    我的msn和郵箱:irovelian@hotmail.com 電話:13311796039 等待你的回復
    祝一切安好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